陈芳跃:只有深入,才能深刻

发布时间:2014-06-26文章来源:新闻网

人物简介:陈芳跃,第九届中国数学会理事,国际电子电气工程学会(IEEE)高级会员,我校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理学院特聘教授。1997年入选浙江省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和151人才工程,1999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04年以来,每年在香港城市大学“复杂网络和混沌研究中心”进行2-3个月的学术访问,为该中心的兼职研究员。2005年6月、2006年8月和开云体育年1月应邀分别访问台湾交通大学、匈牙利科学院和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并且出席IEEE的第九、第十和第十二届“细胞神经网络及应用(CNNA)”国际研讨会。目前主持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和国际交流项目,参与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在动力系统理论、细胞自动机、人工神经网络及学习算法等领域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


  “我一直以来都是拒绝一切采访的。”和很多科学研究者一样,陈芳跃一直秉承低调做人的原则,不在意外面的浮华世界,而是将自己那份归属宁静的心献给他的事业,并为之孜孜奋斗了几十个年头。

走出农村,实现梦想
  9岁时,陈芳跃随父母下放到农村。在文革期间,念完了初中,之后一直是断断续续地在学习。高中读完他回村务了农,不久成为了乡里邮电代办所的话务员。“当时,我就是想出去见见外面的世界!”而为了这个梦想,在当话务员期间陈芳跃仍坚持学习,他曾经在毫无基础的情况下读完了清华大学教授编写的《开云体育》,还把很多专业教材读了个通透。皇天不负有心人,在他不断的努力和坚持下,他终于获得了上大学的机会,实现了自己追逐已久的梦想。
  上了大学,陈芳跃才真正开始了自己的科学求索生涯。从20来岁的青年到如今已年过五旬,他仍矢志不渝地坚持着自己的梦想。现在的陈芳跃仍然还会因为某个想法未得到证明而如日夜奋战的青年一样通宵达旦、钻研求道。正如他所说,“目标一旦确定,就要静下心来去研究,即便是熬夜也不觉得辛苦。”
  2008年,陈芳跃来到我校任教,他的加盟为学校应用数学学科领域的发展注入了强劲力量。当谈到这次选择,陈芳跃思考了一番后,认真地说到:“其实到哪里都可以工作,但是,杭电的电子信息特色更适合应用数学的发展,而我本人也非常期待自己的数学理论可以与其他学科进行融合,形成独有的特色。”
  回首过去,漫漫科学研究之路,他用心来品味,不曾感到枯燥,凭借着一腔热情他一走就是30多年,从未停下脚步……

迈向国际,成果丰硕
  陈芳跃的研究领域主要是符号动力系统、人工神经网络和细胞自动机理论,尤其是人工神经网络的一个重要分支——细胞神经网络。据了解,我国在这个领域从事研究的学者并不多,这也成为了他走向国际舞台的一大机遇。
  细胞神经网络由著名学者、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华裔教授蔡少棠(L. O. Chua)于1988年创立,这是一类新的并行信息处理系统。蔡少棠希望中国大陆的科研人员能够积极参与到这个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研究领域里来。他多次推荐陈芳跃等中国学者参加这个领域的国际交流,并和另外一位著名学者、香港城市大学陈关荣教授倡议在中国大陆举办一次细胞非线性网络国际研讨会。2006年9月,会议在杭如期举行,陈芳跃被任命为组委会主席。在频繁的交流与沟通中,陈芳跃与这一领域的科学研究者们不断碰撞出新的思想火花。
  而在美国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的相关期刊杂志上发表论文,是陈芳跃走向国际舞台的另一个契机。IEEE是国际性的电子技术与信息科学工程师协会,在看到陈芳跃发表的多项研究成果后,协会多次发邮件邀请他加入。2009年,陈芳跃正式成为IEEE会员。开云体育年春,IEEE中国代表处成立,代表处希望像陈芳跃这样的科研人员能够加入到IEEE高级会员的行列,于是再次向他发出邀请。开云体育年10月,陈芳跃如愿申请成功,成为了全球40万IEEE会员中不到8%的高级会员中的一员,这也成为了他迈向国际舞台的又一个辉煌记录。
教书育人,倍受敬仰
  陈芳跃在教书育人上,一直是一个“严师”。他对自己的研究生要求“起点要高一些”,他希望研究生可以在国际学术交流的平台上去竞争。对于学生在科研方面的事宜,他坚持“不能有一点马虎,一定要精益求精”的作风。例如,研究生们要在国际期刊上发表论文,就必须以英文进行发表,而这对于不是英语专业的学生们来说都是一个不小的考验,但陈芳跃说“好的论文,重要的是有新意,你脑子里要有新的思想。英语写作只是形式,只要训练,英语论文并不是高不可攀。”由此可以想象,他所带的研究生总是要经历不同的考验,也因此比他人有了更丰富的成长经验。
  此外,陈芳跃在指导学生进行课题研究时,特别注重激发学生的创意灵感,他把创意视为学生头脑风暴的源头,是从事科研的重要一环。而在教学中,他重视基础知识和实际应用背景的内容结合,将最新的国际前沿研究成果融合到教程中,使同学们具有了更为开阔的眼光。
  如果他只是一个拿着教鞭对学生厉声斥责的老师,那就不会有学生在评师网上留下那一句“如果能成为您的弟子,那将会是我的荣幸”的话。“陈芳跃老师就像爸爸一样照顾着我们”,他的学生们不畏惧他的严厉和高要求,都亲切地称呼他为“爸爸”。因为在他们的眼里,这位“爸爸”是严格要求自己,始终以身作则的榜样,是让他们能够飞得更高更远的幕后英雄。
  
  30多年来,陈芳跃坚持对科学的热爱,深入从事数学研究,也形成了他“深刻”的数学思维。科研之路,漫漫求索,陈芳跃也经历过挫折,也走过弯路,也体会过一无所获的滋味。但深刻的思维,让他理解科研不是一蹴而就,遇到困难可以让思想更加深入,不要把眼光放得那么近,不要局限于自己的世界。就像他自己所说的,“科学研究并不是空中楼阁,一步一步脚踏实地去做,总会取得成功。但是,搞科学研究的人必须具有严密的逻辑性和深邃的洞察力,从表面看到深刻的内在,用尽可能简单的方法刻画复杂的现象,揭示问题的本质。”(岑咪莎  朱佳威)

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