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建平: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发布时间:2015-09-30文章来源:学校新闻部1

       人物简介:韩建平,计算机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计算机基础教学部主任。主讲“C语言程序设计”、“Java语言程序设计”、“大学计算机基础”等课程,多年来始终坚持以学生为本,精心完成教学工作,获得教坛新秀奖、教学优秀奖和教学杰出奖等多项荣誉。他扎实开展教学与科学研究工作,勇于实践、创新,主持及参与了多项国家级、省级及校企合作项目。近年来,先后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浙江省教学成果一等奖以及浙江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各1项。2015年,当选校“十佳教师”。

快乐源于学生会心的微笑

14年前,韩建平来到我校计算机学院工作,一直致力于为全校学生提供优质的计算机基础教学服务。他对教学工作有着强烈的责任与质量意识,对教学的各个环节均能精益求精,对课堂上的每一个细节都会精心设计、仔细琢磨,着力提高学生的能力和素质,教学效果深受师生的好评。他说:“作为一名教师,让我快乐并不是那些成果或者成绩本身,我的快乐源于学生点滴的进步,源于学生会心的微笑。”

多年的教学实践,让其深刻地体会到:教学更应该被理解为“教学生学习”,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在思考中学习、在实践中学习。作为教学过程中的核心环节,课堂教学更需要从知识灌输转变为素质和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课堂上乐于思考、敢于质疑,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基于这一想法,从2013年开始,韩建平率先在杭电开始“翻转”课堂的教学实践,通过“翻转”课堂来有效支持和帮助学生进行自主、个性化学习。

他这么做的目的一方面是希望通过构建MOOCs资源为学生课前线上知识学习带来自主、个性化体验。制作80余个短视频把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中枯燥而抽象的知识用形象生动的视觉语言传达出来,在教学设计上力求精致,在形式上注重简洁和实用性,并尽量给学生营造一对一授课的感觉。学生可以自主安排学习时间,自己掌握学习的节奏,在此过程中实际上处于一种独立思考、自我探究的状态之下。另一方面,韩建平希望在课堂上挤压知识传授的空间,放大学生思考的空间,给知识内化方式的优化带来潜力。在课堂教学环节,以问题为线索,以知识内化为目标安排答疑解惑、互动交流、协作分享、作业、个性化指导等教学活动。

虽然MOOCs资源制作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翻转”课堂同样颠覆了传统教学的观念和习惯,多年积累的各种资源也需要打破重来,但课堂改革和创新中更多的是见证学生的进步和成长。韩建平说,“当我在课堂看到学生阳光而自信地提出质疑,分享独到的见解,我感觉之前的汗水和付出都是值得的。”

“翻转”课堂是为了更好地服务课堂

韩建平口中所说的“翻转”课堂究竟如何与众不同,听一听他所执教的C语言程序设计课,人们便可得知。

上课铃声刚落,挂在黑板上的白色投影幕布上映出“课堂测试”4个字。只见学生们纷纷掏出手机,通过客户端进入“测试页面”。大约10分钟后,投影布上呈现出不同的笔迹,这是学生们测试完后提出的疑问。韩建平针对疑问一一解答后,紧接着又是新一轮的课堂讨论,中间穿插着2-3个编程题,学生自由组合成若干个四人小组,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并发表意见。

显而易见,整堂课以问题为导向,一个问题紧接着另一个,学生的讨论声不绝于耳,尽情展示着各自的头脑风暴。置身其中,可以深切感受到思维激活后,碰撞产生的智慧火花。如果说韩建平是位迷宫设计者,精心设置着一道又一道关卡,那课堂上的学生则像组团行动的勇士,彼此之间较劲着,凭借各自团队的“十八般武艺”奋力攻坚,直至闯关成功,第一个走出迷宫。

 这个迷宫就是韩建平近两年来构建的“翻转”课堂。与传统的教学模式不同,翻转课堂对学习过程进行了重构:学生课前就通过一个个短小精悍的教学视频完成了理论知识的学习,而课堂则变成了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交流互动的场所。

“C语言程序设计本身所要培养的就是学生的编程能力,但原先我们在课堂上花费很多功夫讲解理论性知识,遇到学生不明白的还需要反复讲,这样一来留给学生编程的时间就变少了,课堂上的交流讨论也随之减少,所以前两年我们一直在探索如何把这门课讲解得更到位,既能让学生完全吸收知识性的东西,又能提升编程能力。我们做了些探索与改进,但效果不是很明显。”韩建平回想起前两年的诸多教学尝试,直言想两全其美,并非易事。

事情的转机来自于MOOC带给韩建平的启发。2013年12月,韩建平参加了一个慕课课程建设研讨会。慕课是英文“MOOC”的音译,意思为“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慕课将分布于世界各地的授课者和学习者通过共同的话题联系起来,基于大数据分析,可以全面跟踪和掌握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这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回到学校就琢磨着如何做‘翻转’课堂,让慕课理念在校园里落地生根。”韩建平说起当时开会的情景,兴奋之情溢于言表。

回到学校,韩建平和执教C语言程序设计团队的其他几个老师一商定好,立马就开干。关上书房门,坐在书桌前,一盏台灯,一个简易话筒,就开始录制视频了。“一开始把录制视频想得过于简单化,开讲前捋了捋思路,把要讲的知识点串了串,但没讲多久就发现有点儿讲不下去,”韩建平苦笑到,“没有讲课的氛围,独自一人对着空气很难沉浸其中。”最后,他找到了解决办法:在讲解时同步配合着书写。“这能让我投入其中,仿佛我不是在录制视频,而是与学生同坐在桌子前,面对面为他讲解一样。学生的感受反馈回来也是如此,他们感到很窝心,就好像在给他们单独讲解似的。”

“翻转”课堂不仅是简单地重新构建学习过程,更重要的是它个性化特点鲜明。视频具有暂停、回放等多种功能,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自我控制。“这就避免了在课堂上因为部分学生不能及时吸收知识而要反复讲解知识点,从而在这方面花费很多时间的弊端,学生一次听不懂可以倒回去再慢慢琢磨,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另外,视频录制以知识点为单位,一个知识点一个视频,所以长度都控制在学生注意力比较集中的时间范围内,效率要比课堂讲解的要高。”韩建平进一步解释道。

2014年8月,韩建平对“翻转”课堂进行了第二轮的改进,在视频里增加了多种元素:从原先的不出镜到出镜,添加电子板演、动画演示、程序编写与调试演示,并在视频的重要节点上嵌入了一些测试题。“我们制作视频的基本思路是在教学设计上力求精致,在形式上注重简洁和实用性,力求把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中枯燥抽象的知识用形象生动的视觉语言传达出来,尽量给学生营造一对一的授课感。”

“翻转”课堂取得的教学成效是显著的。视频是“翻转”课堂的关键元素,但韩建平却说“不要对视频期待过高”。“关键在于课堂本身,视频是个前置载体和条件,但最终还是要服务课堂,为了课堂上的深化学习。”

“按照传统课堂,要一个个知识点分别讲解过去,课堂很容易片段化、零碎化。但‘翻转’课堂上,因为学生课前已经通过视频学习了知识点,所以课堂上,老师可以把知识点综合穿插起来,甚至在一个问题里跨越好几个知识点,这就保证了课堂的完整性,就好像多年来稳步练就了一招一式,久了就打通了全身筋脉,把各招各式融汇到一起,形成一套武功体系。”

2014-2015学年上学期,韩建平团队从同一专业随机抽取了3个班进行“翻转”课堂的教学实践,对剩余的3个班级仍按照传统方式组织教学。结果表明,不论是期中测试成绩还是期末测试成绩,“翻转”课堂试点半的平均分、优秀率、及格率等指标均远远优于普通班。“这让我们更加坚定、更加踏实地去做好‘翻转’课堂,尤其是对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课程上。我们也和大家一起交流,一起改善课堂的教学质量。现在学校越来越多的老师也在尝试着‘翻转’课堂,大家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和风格对‘翻转’课堂做了进一步的调整,有些是‘小翻’,有些是‘半翻’。教师重视教学、重视教学成效,这本身就是件好事情。”

韩建平乐于与他人分享自己的教学改革经验和心得。在他发布“翻转”课堂视频的平台“玩课网”上,现在已经有22家高校采用他的教学视频。“我们应该共享资源,再一起交流讨论,进一步补充资源,比如说,其他高校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教学情况与任务对视频做进一步调整,设计更多能激发学生思考的优质课堂问题和实践任务,让线上课程更为完善。毕竟,众人拾柴火焰高。”韩建平笑着说到。(杨伟婷)



上一篇:下一篇: